劉雯鄒明慧
(東北大學圖書館,遼寧沈陽110819)
[摘要]利用信息可視化方法,以CiteSpaceⅢ為分析工具,以東北大學為例構建了機構知識圖譜。從圖形說和方法說上對知識圖譜的概念進行了總結,進一步揭示了機構知識圖譜的內涵,介紹了CiteSpaceⅢ軟件的分析方法。機構知識圖譜構建主要包括機構科研成果整體分布情況,機構研究主題分布和發展趨勢,機構內科研人員合作關系三方面內容。機構知識圖譜的構建可以為機構進行科研統計和發展重點學科提供信息,可以為圖書館等信息服務機構開展學科服務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知識圖譜CiteSpaceⅢ 研究前沿信息可視化
[分類號]G311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數據的方法和渠道不斷增多,數據的種類繁多,屬性豐富,如何利用科學的方法對有價值的數據進行抽取、分析和解讀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關注。1989年,“信息可視化”這一概念首次被Roberston,Card以及Mackinlay提出[1]。信息可視化是一種新興的信息處理分析方法,可以將數據分析結果以更加全面和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現。信息可視化的主要目的是高效地與大規模的數據進行交互,發現隱藏在信息內部的特征和規律[2]。目前,可視化方法在情報學領域也受到了廣泛應用,有學者將知識圖譜也看作是一種信息可視化方法,利用可視化工具,將學術資源信息繪制成知識圖譜,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前沿和發展趨勢,掌握學科知識結構,發現作者或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及其演化過程。筆者以特定學術機構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利用CiteSpaceⅢ可視化分析工具構建機構知識圖譜。機構知識圖譜可以展示機構的知識結構,發現機構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展現機構內研究人員之間以及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并通過機構之間的橫向比較了解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和科研競爭力,同時,可以為圖書館等信息服務機構提供科學依據和信息參考。
1 知識圖譜的概念
目前,國內學者主要集中于從兩個角度定義知識圖譜,即圖形說和方法說。陳悅等[3]認為,科學知識圖譜是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種圖形,它是以科學知識計量為研究對象的。梁秀娟[4]認為,科學知識圖譜是一種以科學知識為計量研究對象,將復雜的科學知識領域通過數據挖掘、信息處理、知識計量和圖形繪制的圖形,以可視化的方式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和結構關系,揭示科學知識及其活動規律,展示知識結構關系和演進規律。國外學者ShifMfrinR?M[5]認為,知識圖譜是通過數據挖掘、信息分析、科學計量和圖形繪制等一系列技術處理來可視化地展示某一學科的領域知識,具有知識導航的作用。秦長江等[6]認為,知識圖譜是多學科融合的一種研究方法,將圖形學、應用數學、信息可視化技術等理論方法同計量學方法相結合,用圖譜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學科的核心領域、學術前沿以及整體知識架構等。另外,對于機構知識圖譜,王三珊[7]在研究中對其概念進行了闡釋,學術機構知識圖譜是以促進學術機構學科發展和加強科研合作為目的,利用科學計量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網絡分析和復雜網絡等理論和方法,對學術機構知識載體信息進行繪制、挖掘、分析、顯示其所創造的知識和知識之間的聯系。魏瑞斌[8]認為,機構知識圖譜是指以機構研究人員的期刊論文、專利、項目等科研信息為研究對象,利用知識圖譜的理論和方法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挖掘和分析,最終將機構的知識以可視化方式進行呈現。
2 CiteSpaceⅢ工具簡介
CiteSpace是由美國德雷克塞爾(Drexel)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超美博士負責開發的一款知識圖譜分析工具,它是適合進行多元、分時、動態復雜網絡分析的免費可視化分析工具。它將信息可視化方法、文獻計量方法和數據挖掘算法集成起來,是一個在引文數據中提取模式的交互式可視化工具[9]。其他常用的科學知識圖譜繪制工具還包括VOSviewer、Sci2、CoPalRed、INSPIRE、VanagePoint、Bibexel等。CiteSpace主要基于共引分析(cocitationanalysis)理論和尋徑網絡算法(pathfinderworkscaling,PF-NET)等,對特定領域文獻進行計量分析,挖掘學科領域演化的關鍵路徑及知識轉折點,并通過一系列可視化圖譜的繪制來形成對學科演化潛在動力機制的分析和學科發展前沿的探測[10]。
利用CiteSpace軟件可以分別對施引文獻和被引文獻進行分析。通過對作者、機構以及國家的合作關系分析,得到各個領域的研究力量布局,還可以得到各個國家間的合作領域分布及合作強度。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功能,可以發現某一領域當前研究熱點及過去產生過哪些熱點研究。通過學科分析功能,構建學科關聯網絡,可以揭示出各個學科間內在聯系。另外,還可以構建施引文獻耦合網絡,基金貢獻網絡等。針對被引文獻,可以對文獻共被引、作者共被引以及期刊共被引進行分析。通過文獻共被引分析,可以揭示出某個領域的知識結構,CiteSpace能以獨特的方式表示研究前沿和知識基礎、研究前沿的演變,以及在演變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文獻。通過作者共被引分析,可以揭示出某個研究領域的學術共同體。期刊共被引所反映的是各類期刊及學科間的關聯性,通過期刊共被引也分析可以獲得某個研究領域的知識基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