褹 華智冰 ? 1秒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2 部首 衤部 總筆畫 16畫 部外筆畫 11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yi 聲調 yì 五筆 PUFY 倉頡 LGGI 鄭碼 WTQS 四角 35217 統一碼 8939 筆畫 [4523412134121354] 點、橫撇/橫鉤、豎、撇、點、橫、豎、橫、撇、點、橫、豎、提、撇、橫折彎鉤/橫斜鉤、點 異體字 袂 褹字拼音是yì 部首是衤, 總筆畫是16畫, 褹字是左右結構。 褹字概述 〔褹〕字拼音是yì 部首是衤, 總筆畫是16畫。 〔褹〕字是左右結構 〔褹〕字倉頡碼是LGGI 五筆是PUFY 四角號碼是35217 鄭碼是WTQS 〔褹〕字的UNICODE是8939。 十進制為35129,UTF-32:00008939,UTF-8:E8 A4 B9。 〔褹〕字的異體字是 袂 褹的意思 褹 yìㄧˋ基本解釋 ◎同“襼”。 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89頁,第1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23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99頁,第2字 音《唐韻》:魚祭切;《集韻》:倪祭切,??音蓺。《字林》:複襦也。揚子《方言》:複襦謂之筩褹。 例又,《玉篇》:袂也。 音又,女介切,音??──紩布襦。 音又,《類篇》:女黠切,音痆──義同。 注解 〔褹〕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褹〕字拼音是yì,左右結構,可拆字為衤、埶。 〔褹〕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yì] ⑴ 同“襼”。 褹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褹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褹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褹字組詞 筒褹 筩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