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昆山實現進出口值91.5億美元,同比增長27.4%。至此,昆山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868.4億美元,同比增長5%,逆風打贏翻身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復雜嚴峻。外貿發展可謂“一波三折”,一季度急劇下降,二季度攻防轉換,三四季度穩步回升、逐月向好,走出一條令人振奮的“V”形反轉曲線。去年2月份,昆山進口值開始轉正,4月份進出口實現雙正增長。此后,昆山進出口情況穩步回升,持續向好,全年實現出口值573.8億美元,同比增長3%;進口值294.6億美元,同比增長7.9%。全年進出口總值增幅高出同期全國、省、蘇州兩個百分點以上,為穩住外貿基本盤作出了突出貢獻。
進出口快速穩步回升,離不開全國一盤棋的強大合力。作為外貿重鎮的昆山,按照國家、省和蘇州市統一部署,以堅定的信心、精準的研判、有力的舉措,幫助外貿企業搶時間、趕訂單、穩市場,一步步收復外貿“失地”,拓展外貿新空間。昆山去年還獲批國家級進出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為外貿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昆山將2020年定為“環境提升年”,出臺優化營商環境28條新政,全面打響“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在全國首創產業鏈協同復工樹狀圖,率先開通復工專機專列專車,快速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15條、支持企業發展20條等組合政策;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5億元;建立“1311”分級掛鉤服務機制,持續推進招商護商政府專員“215”行動,用優質服務為企業打造“避風港”。
昆山還持續釋放“放管服”改革紅利。去年,昆山承接海關總署改革試點6項、總關試點6項;在全國首創“整報分送”業務模式,依托綜保區智慧管理平臺開通“同企跨片”業務、提高卡口通行效率、壓縮查驗等待時間;打造“昆盟通”跨境貿易平臺,整合長三角與東盟產業鏈供應鏈資源,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比為57%、80%。隨著昆山海關智慧綜保區平臺正式啟用,區內企業貨物進出口效率將再度提升。
以營造一流發展環境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昆山堅定了企業發展決心信心。從去年12月單月來看,昆山進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仁寶、世碩等龍頭企業的強勢增長。企業自報情況顯示,仁寶因戴爾筆電大量出口,預計當月進出口增長30%以上;世碩因蘋果新機型大量出貨,預計當月進出口增長120%以上。還有很多外貿企業,過去一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對昆山外貿穩發展貢獻突出。值得一提的是,民營外貿進出口企業也展現出較強活力。去年1-12月,昆山民營企業進出口值同比增長23.2%,所占外貿比重同比提升3.4個百分點,達23.1%。
昆山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在積極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中不斷提增外向發展新優勢。因疫情對教育、生活方式的改變,海內外市場對筆電、手機需求回暖,拉動相關料件的進口大增。去年1-12月,昆山進口集成電路產品增長23%、進口自動數據處理零部件增長6.4%。受疫情影響,昆山主要貿易伙伴發生結構性變化。去年1-12月,昆山對中國臺灣進出口增長118.3億美元,對臺貿易趕超歐盟,躍居昆山主要貿易伙伴的第二位;對亞洲地區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保持增長,其中對東盟、日本和韓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5%、17%和25.3%。